電話:0757-8803 8666
傳真:0757-8803 8783
郵箱:info@jerrycox.net
1月11日《佛山市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現一係列創新和突破。其中,在財政投入上,力爭市、區每年投入資金達到30億元以上規模,力度可謂前所未有,直接秒殺廣深大都市。
![]() 每年30億,力度前所未有 佛山市級財政每年投入不少於5億元引才專項資金,同時要求各區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市、區每年投入資金達到30億元以上規模。 對比省內外經濟發達城市,將市級科技創新團隊扶持資金總額從每年8000萬元提高到不少於2.5億;對省創新創業團隊,市、區給予配套扶持,力爭達到省扶持金額的1:1比例,最高可達1億元;每年投入不少於1億元,用於引進海內外領軍人才。 ![]() 團隊資助最高1億 加大人才團隊資助力度,對新引進的科技創新團隊給予經費資助。市級科創團隊扶持資金每年不少於2.5億元,每個團隊的資助標準從100萬—800萬元提高到200萬—2000萬元,平均每個團隊可獲得800萬元資助。
對省創新創業團隊,市級財政每個給予省資助經費的50%配套扶持,各區按一定比例配套後力爭達到1:1的比例,市、區資助總額最高可達1億元。 突出領軍人才、博士和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等四個層次的人才引進。其中,新引進國家級、省級、市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400、300、200萬元安家補貼,居世界領先水平的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戰略科學家,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全職新引進且辦理人才引進手續的博士後每人給予30萬元安家補貼、30萬元科研經費,博士每人給予20萬元安家補貼。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各區可給予一定配套扶持。 ![]() 中級人才給補貼 企事業單位全職新引進且辦理人才引進手續的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高級技師及具有碩士學位的人才,每人每年給予9000元租房補貼,具有本科學曆的人才每人每年給予6000元租房補貼。 ![]() 推薦人才最高獎20萬 鼓勵知名獵頭機構、人才服務機構、海外引才工作站、海外商協會和個人舉薦人才。每成功引進1名國家級領軍人才,給予舉薦者10萬元獎勵;每成功引進1名省級領軍人才,給予舉薦者5萬元獎勵;每成功引進1個省創新創業團隊,給予舉薦者20萬元獎勵,所需經費由市財政承擔。 ![]() 配偶待業每月發3000元補貼 對新建博士後工作站、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分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設站單位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40萬元建站補貼。進站博士後每人給予20萬元科研經費,每年給予18萬元生活補貼,配偶待業的每月給予3000元生活補貼。 ![]() 有編製,你放心! 推進向高等院校下放崗位設置、公開招聘、職稱評審等相關權限;實行更加靈活的、符合人才發展需求的編製管理模式,推進在符合條件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實行機構編製備案製管理,深化職稱製度、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製度、試行協議工資製度等改革,進一步放權放活。 名師、名匠,津貼高達100萬 實施企業家人才培養工程和以“創二代”為主體的青年企業家培養計劃。實施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競爭性扶持人才項目,打造特色人才品牌。建立人才掛職製度。同時,對佛山市創新創業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文化英才、名校長、名師、名醫、名匠,給予10萬—100萬元工資外津貼。 技師也能讀研究生 暢通技術技能人才從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成長渠道,建立企業首席技師製度,對企業首席技師、骨幹技師給予工資外津貼;建立多層次技師工作站,深入開展校企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工作。 ![]() 致力打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係服務不少於2名高層次人才,定期訪談、召開座談會、開展谘詢服務,聽取意見建議,研究解決高層次人才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通過興辦高層次人才聯誼會,搭建行業和專業人才交流平台,舉辦人才論壇、才智沙龍、專題講座等係列活動,進一步完善人才交流合作機製。建立市、區人才驛站,為高層次人才學術研討、研修培訓、交流聯誼等提供重要場所。 ![]() |